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

淺談六大茶類-綠黃白青紅黑

半發酵烏龍茶茶的各種茶色




認識六大茶類的異同是系統性認識茶的基礎。日前在網路上閱讀到關於茶葉的文字敘述:「綠茶就是青茶」,竟幾乎無人來指正這樣黑白不分的言論。網路傳播資訊的速度迅速,除非有特別的興趣,一般人不會加以求證。茶葉的分類是千百年來隨著製造方式的演進所定義的,不容許以似是而非的言論誤導他人;除非說錯的人對茶葉太過無知,否則這樣誤導消費者的說法,可能有其商業考量。消費者在市街上買到的「烏龍綠茶」,那是商人想出的商品名稱;烏龍除了是青茶的代名詞,也是品種名稱(參閱「認識烏龍」);而綠茶就是綠茶!

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

由茶葉化學看半發酵茶品質(II)


轉錄網路上一則報導 冷茶喝完還留香茶精太多
(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9/4/29/n2510115.htm ),全文如下:

【大紀元429日訊】(據中廣新聞劉映蘭報導)茶泡出來放久了都會產生「茶鹼」味道苦澀,有業者因而添加「茶精」增添香味,或「糖精」蓋過茶苦澀的味道;不過營養師表示,不論是茶精或糖精就像藥物一樣,因為是化學品,吃多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。

台灣人愛喝茶,連鎖茶飲店林立;不過有些業者為了壓低成本,在泡茶的過程中添加「茶精」,增添風味;營養師指出,茶精是化學合成物,經常攝取就如同藥吃多了對身體有害;如何判別業者是否添加茶精呢?連鎖茶飲店歇腳亭發言人葉心綺說,喝完之後拿起來聞,除非是熱茶裝在陶瓷杯才能成為聞香杯,不然塑膠杯或保利龍杯喝完後還有很濃的茶香可見茶精加多少。

茶泡久了會產生「茶鹼」味道苦澀,放愈久味道愈苦,比較有良心的業者規定一桶茶只能賣兩個小時,因為超過兩個小時的茶對一般消費者而言不易入口,如果這時候要再賣出去,還有的業者會添加「糖精」,這對腎臟會有負擔。

至於瓶罐裝的茶飲雖然衛生方便,但也有消費者認為口感比起現泡茶差了一點,業者解釋,畢竟機器和人工泡的口感會有些許的差別。



  上述這則報導的原始出處,已經在網路上不見蹤影。以關鍵字在google搜尋「冷茶喝完還留香茶精太多」,第一頁的搜尋結果,非部落格類文章僅剩「大紀元」。


  這篇文章的目的,是要從茶葉化學的觀點來看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「茶鹼」。究竟茶鹼是不是造成茶湯的味道苦澀的元兇?冷茶的茶香來源真的是茶精嗎?為何這篇文章在各個大型入口網站消失了?請各位泡杯茶,抱著稍微嚴肅的心情,來思考這些問題。

  「茶鹼」屬於「生物鹼」的一種,見於植物體內的含氮化合物,因具有複雜的組成與生理作用,自古以來便被作為藥用。「咖啡鹼(即咖啡因)」、「可可鹼」和「茶鹼」是茶葉中主要的生物鹼,這幾種不同生物鹼的藥理作用相近,其中以「咖啡鹼」含量最高,約佔2~4%;其次為「可可鹼」,約佔總量0.05%;再其次為「茶鹼」,約佔0.002%。在茶葉中咖啡鹼的含量比咖啡豆(約含1%)、可樂果(約含3%,即可口可樂的原料)等植物高。咖啡鹼是1819年由德國化學家Friedrich Ferdinand Runge在咖啡豆中發現,1827Oudry從茶葉中分離出theine,後來被Mulder Jobat證實與咖啡鹼為同物質,這就是為何現在大家熟知的「咖啡因」不叫做「茶因」的緣故。「可可鹼」是1841年由俄國化學家Alexander Woskresensky所發現;「茶鹼」是1888年由德國生物學家Albrecht Kossel由茶葉中分離出。「可可鹼」與「茶鹼」為同分異構物。在茶葉中茶鹼的含量與咖啡鹼比較起來可說是微不足道,卻把茶苦澀的責任推給「茶鹼」。

  茶葉中的咖啡鹼含量高,影響茶葉品質甚鉅。咖啡鹼與水結晶時,外觀有光澤,為白色針狀晶體。各位如果有興趣,找一家有烘焙能力的茶行,在烘焙機械的出風口,一定會發現這樣的物質;不妨拿取些許咖啡鹼結晶品嚐一下,就會知道咖啡鹼的滋味如何。咖啡鹼容易溶解於熱水,其水溶液呈中性反應。經由加熱,在120℃可以昇華,在180℃大量昇華。很多人喝了茶會睡不著,那是因為咖啡因對中樞神經造成的影響;選擇烘焙度較高的茶,市場上所謂「較熟」的茶,咖啡因相對含量少,比較不致影響睡眠。但可別認為烘焙度較高的茶就是好茶,因為採摘過嫩、製造不精的茶,其中過量的酯型兒茶素還是會讓人感覺苦澀、腸胃不適。撇開咖啡因對睡眠產生的不良影響,對茶湯滋味而言,咖啡因絕對是一項有正面助益的物質。

  咖啡鹼在成熟葉中,一般以第二葉含量最多,其次為第一葉和第三葉;老葉和莖梗中的含量少;新梢芽葉過嫩,含量也少,因此不論是過嫩過過於粗老的茶葉原料,製出的茶湯滋味較淡。在製作綠茶時,嫩芽與一芽一葉為較佳的茶葉原料,但咖啡因含量較低,對茶湯滋味不利,因此在茶園管理上以「遮蔭」處理來提高咖啡鹼含量,有助於茶湯滋味的形成(高級的日本綠茶便以遮蔭方式提高茶葉品質)。在不同的生長季節,由於日照強度、降雨量、氣溫的不同,茶樹的咖啡鹼含量也不同。一般而言,以春茶含量最高,原因是經過冬天的休眠,茶樹藉由光合作用累積了大量的營養份,咖啡鹼含量較高;春茶以後,因氣溫逐漸升高,雖然以施肥來促進茶葉合成營養份,但是在淨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的情況下,咖啡鹼含量不如春茶來的高。講到這裡我相信有很多人會無法置信,市場上流傳的茶鹼(實為咖啡鹼)竟然對茶湯滋味有正面的影響。春茶在市場上價格較高,不是沒有原因的;咖啡鹼本身雖然帶有苦味,但是在製茶過程中能與多酚類物質及其氧化物結合,減少多酚類與蛋白質的結合,反而有利於茶湯滋味的形成,使茶湯在口腔中不覺苦澀,並更加鮮爽。

  製作不精、品質不好的茶,才需要添加茶精、香精、糖精來掩飾先天上的不良,這樣的茶通常也不耐久浸。製作良好的半發酵茶,是可以禁得起沸騰的熱水沖泡與長時間的浸泡。如果一泡茶沖好,放置兩小時就不能飲用,那在沖泡好後十分鐘內喝完,就沒事了嗎?在這個人云亦云的社會裡,太多光怪陸離又荒唐至極的言論存在於網路,並廣為流傳;聲稱茶冷了之後還存在大量香氣,就是添加了茶精的飲料界人士,如果親自從頭到尾參與過一次完整又正確的製茶流程,或許會對自己說過的話改觀。

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

由茶葉化學看半發酵茶品質(I)




  茶多酚是茶葉中最主要的化學成份,可分四大類:「黃烷醇類」、「黃酮類」、「花青素類」與「酚酸類」;其中以「黃烷醇類」(俗稱「兒茶素類」)佔茶多酚總量約70%~80%,是構成茶葉品質的主要物質,影響茶葉品質甚鉅。黃烷醇類所含物質「兒茶素(catechin, C)」、「沒食子兒茶素(Gallocatechin, GC)」、「兒茶素沒食子酸酯(Catechin gallate, CG)」、「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(Gallocatechin gallate, GCG)」及其幾何異構物Epicatechin(EC)Epigallocatechin(EGC)Epicatechin gallate(ECG)Epigallocatechine gallate(EGCG)較為被消費者知悉(此外尚有旋光異構物);其中「兒茶素」與「沒食子兒茶素」為「簡單兒茶素(游離型兒茶素、非酯型兒茶素)」,「兒茶素沒食子酸酯」與「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」為「複雜兒茶素(酯型兒茶素)」。(包含其異構物)


  茶的苦澀味是來自多酚類與口腔中蛋白質結合所產生的感覺,黃烷醇類所含的各種兒茶素所造成的滋味也不盡相同:游離型兒茶素收歛性較弱,較不苦澀且爽口;酯型兒茶素收歛性強,苦澀較強。就茶葉的生長季節來看,夏季因氣溫高,夏茶茶多酚總量與酯型兒茶素比例較春茶高,所以夏茶滋味較春茶苦澀;春茶因胺基酸含量較高,且多酚總量較低,因此較為甘醇鮮爽。



  兒茶素類的生理保健功效,包含抗肥胖、抗癌、抗氧化、抑菌等,這些功效帶動了市場喝茶的風氣,標榜含有大量兒茶素的飲料在市場上大行其道。消費者接收大量的廣告催眠,認為忍受茶多酚所帶來的苦澀感,就能換得健康的身體或輕盈的體態,於是使自己習慣於苦澀的茶,甚至在茶葉中添加大量的糖,來掩飾茶湯的苦澀。日本的醫學家「新谷弘實」於《不生病的生活》(病気にならない生き方)一書中寫道:「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(按:即茶多酚)會使蛋白質凝固,對胃黏膜產生不良影響,臨床上常發現長期喝茶的人出現胃黏膜變薄的萎縮性變化。」筆者在接觸茶葉的初期,便是因為不清楚其所以然,導致時常會有空腹感,甚至胃痛。


  如果以生理保健功效為喝茶目的,那麼消費者應該選擇夏茶,而非春茶;但市場上為何以春茶價格較高?並且海拔越高、價格越高昂?(高海拔因氣溫較低,多酚類物質總量較氣溫高的低海拔地區少。)顯然對買茶的人而言,苦澀的茶非其所望。在這一來一往之間,是否該重新思考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。



  從鮮葉的成熟度來看,茶芽與第一葉的酯型兒茶素含量高,隨著茶葉成熟度越高,酯型兒茶素逐漸減少;較為爽口不苦澀的非酯型兒茶素,則是隨著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。其他構成茶湯香氣與滋味的物質,如類胡蘿蔔素、醚浸出物β-胡蘿蔔素、醣類、果膠等,隨著茶葉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。在半發酵茶的製造環節中,採摘已形成「駐芽」、成熟的「對口」一心二葉為最佳原料;以之製成的茶,苦澀低、滋味甘醇且不傷胃。



  如今茶葉的採摘標準已不被重視,採摘成熟度過低的嫩葉,不僅酯型兒茶素含量高,形成怡人香氣與甘醇滋味的物質含量低,並且因嫩葉含水量高,萎凋作業不易進行,導致半發酵茶應該產生的發酵作用無法啟動;更加錯誤的觀念是:在茶園管理時,過量的使用氮肥,欲以增加茶芽中胺基酸的含量,來掩飾酯型兒茶素的苦澀。消費者是否清楚,硝酸態氮(無機氮肥)在人體中是致癌物,茶樹由根部吸收後,以維管束傳輸至葉部後,於新梢是否已轉化為胺基酸?消費者喝的茶,是抗癌或致癌?如今種種在傳統製茶工藝中不應該存在的現象,竟因誤傳,而廣為大眾所接納,實為消費者的不幸。台灣人對自己的半發酵茶製造技術引以為傲,卻不知已離經叛道。

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

認識「烏龍」







「烏龍」這個詞讓很多人迷惑,它可以是半發酵茶的代名詞、品種名、商品名。以下讓我們一一的釐清「烏龍」的各種用法,不要再搞烏龍了!

認識半發酵茶



常常聽到年輕人抱怨:「我泡的茶好難喝。」「我不會泡茶。」因此不願自己泡茶,而投向飲料茶的懷抱。其實泡茶並無訣竅,只要選到製作良好的茶葉原料,無論是熱泡或冷泡,濃茶或淡茶,怎麼泡都好喝!

「半發酵茶」(或稱「烏龍茶」)的技術源自於中國,過去一百多年來在台灣生根茁壯,使「文山包種」、「凍頂烏龍」、「木柵鐵觀音」的品質與中國產製的「安溪鐵觀音」、「武夷岩茶」、「鳳凰單欉」並駕齊驅;「東方美人茶」更是台灣土生土長,進而享譽歐美的高級烏龍茶。

自民國70年左右,台灣茶產區逐漸往高山地區拓展,隨著國內消費力提昇,茶葉市場由外銷逐漸轉為內銷;在茶葉製造方式上的改變,卻隨著高山茶區的開墾,逐漸往不發酵的綠茶製作靠攏,讓台灣茶逐漸失去了半發酵茶應有的特色。

半發酵茶與不發酵的綠茶相比,其關鍵技術在於萎凋與發酵。高山地區多雲霧的自然條件,適合茶樹生長,在優良的茶園管理下比低海拔產區有較好的鮮葉原料;然而多雲霧的氣候卻是茶葉製作的惡劣環境,會導致鮮葉的萎凋不易、水分含量過高,進而無法引起適當的發酵作用,導致茶湯香氣不揚、滋味淡薄、容易苦澀等問題。


在消費者被灌輸茶湯顏色鮮綠的高山茶才是良品的情況下,使得茶農將茶葉製造越往綠茶靠攏:萎凋不足、微發酵的茶品遂為主流,加上媒體過度宣揚綠茶的抗癌、減肥功效,使台灣茶「綠化」程度更為嚴重、更加不適合一般大眾飲用。

半發酵茶相較於綠茶與紅茶,在價格上普遍較為高昂,其價值應建立在良好的茶園管理與半發酵茶「做青工藝」的展現。製作良好的半發酵茶濃淡皆宜,刺激性低,茶湯之中富含各種的花香與果香,一般民眾毋須繁雜的泡茶流程與多樣的泡茶器具,只要一只馬克杯與少量的茶葉,便可輕鬆窺探半發酵茶的美。如今多數消費者喝茶講究的是產地名氣與海拔高度,導致茶園不斷往台灣的高山開墾,一旦遭逢大雨,災害可想而知,事後的重建更加大量社會成本,不只是消費者帳面上所花費的價格而已。

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相當多元,舉凡氣候、土壤、品種、季節、茶園管理、製造工藝優劣等等,消費者在不清楚細節的情況下,只要掌握以下幾項原則,便可以輕鬆挑選製作優良的烏龍茶:

1.取3公克茶葉置入瓷碗,沖入約150cc沸騰滾水。

 2.靜候茶葉舒展,待約十分鐘後水溫降低(常溫下自然降溫,勿吹風)。

3.以湯匙輕輕撥開茶葉,觀察湯色是否明亮清澈,茶湯不可混濁,碗底有些許碎片屬正常現象,但不可過多。

4.聞湯匙香氣,不可有草菁味。一般民眾易將萎凋程度不足的草菁味誤認為清香,這類含草菁味的茶湯通常較為苦澀且易傷胃。

5.待茶湯冷卻後嚐之,感覺其酸、甜、苦、澀等在口中的滋味。茶湯冷卻後口腔的感覺神經對於滋味的辨別較為靈敏,茶湯溫度太高除了會燙口,也不易察覺茶湯的滋味優劣。


各品種有其獨特的品種香,各家茶行亦有其烘焙手法,秉持著上述的原則,多花點時間,就可挑選到製作優良,並且符合自己口味的茶葉,不會因商家的泡茶方式掩飾了茶葉的缺點。喝茶除了解渴,其他則屬於感官的享受。生理保健功效屬於喝茶的附加價值,若作為喝茶的目的,恐怕會過量飲用並帶來其他副作用。

若茶葉製作良好,消費者只要使用少量茶葉便可沖泡出滋味濃郁的茶湯,相對的茶葉用量將更為節省。倘若大眾都有上述的消費觀念,那麼台灣的茶農便會努力將茶葉製作品質提高,而非一味提高產量,無止盡地開發台灣的山林,才能共環境、茶農與消費者三贏的局面。


更多選茶小撇步,請見《烏龍茶的世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