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

由茶葉化學看半發酵茶品質(VI)—醣類

  茶葉中的醣類種類複雜,根據化學結構的不同可區分為「單醣」、「寡醣(低聚醣)」與「多醣」。


  單醣為最簡單的醣,無法再被水解成更簡單的醣類,依照官能基的不同,單醣又可被分為「醛醣」與「酮醣」,茶葉中的葡萄糖為「醛醣」,果糖為「酮醣」。單醣均具有甜味,為還原醣,易溶於水。

  寡醣亦稱低聚醣,由2~9個單醣分子聚合而成,茶葉中的雙醣是由兩個單醣分子聚合而成,「棉子糖」(三個單醣分子聚合)與「水蘇糖」 (四個單醣分子聚合)分別為茶葉中重要的三醣與四醣。

  多醣在酸和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多個單醣或寡醣,依據多醣水解產物的組成,可將其分為「同聚多醣(Homopolysaccharides)」與「雜聚多醣(Heteropolysaccharides)」,同聚多醣由一種單醣組成,雜聚多醣由兩種以上單醣組成。茶葉中重要的多醣有「纖維素(Cellulose)」、「半纖維素(Hemicellulose)」、「澱粉(Starch)」、「果膠質(Pectin substances)」、「脂多醣(Lipopolysaccharide)」。多醣一般不溶於水,或僅能形成膠體溶液。



  光合作用是茶樹體內醣類生成的途徑,相對濕度高、多雲霧且日夜溫差大的環境,會提高茶樹淨光合作用率,大量累積醣類,進而形成其他茶葉內含物質,使鮮葉在 質與量上有所提昇,提供半發酵茶製作較佳的材料。高海拔地區雖日夜溫差大,卻容易有霜害,對茶樹的正常生長而言是一逆境(stress),並非絕對利於內 含物質的生成與累積,茶葉品質未必與海拔高度呈正相關。


  單醣與雙醣通常都易溶於水,皆屬可溶性醣,是茶湯甜味的來源,含量越高對茶湯的苦味及澀味越有調和的效果,使茶湯更加甘醇甜美。在半發酵茶初製過程中,鮮葉中的澱粉在澱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為麥芽糖;麥芽糖在麥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葡萄糖,增加茶湯甜度,亦可作為其他生化反應的能量來源。鮮葉中的果膠質藉著酶促反應生成可溶性果膠與果膠酸,增進茶湯的甜味、香氣、厚度及濃稠感。


  鮮葉中的醣苷物質為半發酵茶香氣的前驅物,為結合態醣類,在酶促反應下,形成高沸點的香氣物質,如葡醣苷經水解形成芳樟醇與香葉醇,其他香氣前驅物如芳樟醇基-櫻草醣苷、香葉基-β-櫻草醣苷、8-羥基香葉醇-β-櫻草醣苷等均是構成香氣的結合態醣類(配醣類)。在鮮葉中以成熟新梢所含的醣類較多,若茶葉過於粗老,不溶性醣類含量過高,則茶滋味過於淡薄,將對茶的品質帶來負面的影響;過嫩的鮮葉內含醣類及其他形成香氣物質含量少,並且造成苦澀的多酚類物質含量高,亦難以製成高級品。有了適當的鮮葉成熟度,尚須仰賴氣候、合適採摘與製造工藝的配合,才能成就半發酵茶的特色。在製造工藝中,「酶促氧化」作用仍舊是主導醣類構成半發酵茶香味的關鍵。


  目前消費市場對於台灣茶的評價,多半著重「茶多酚」與「兒茶素」對人體保健的優點,或是「胺基酸」帶來的甘爽口感,然而這樣的評茶標準,事實是比較偏向綠茶審評。在半發酵茶的世界裡,「醣類」及其衍生物對茶湯香氣與滋味的貢獻不容小覷,有別於綠茶與紅茶,半發酵茶製作工藝賦予茶葉中的醣類物質千變萬化的面貌,也是半發酵茶之所以迷人之處,而這樣的美則是透過茶人的智慧所賦予。台灣人以半發酵茶製造技術為傲,卻喝著發酵程度過低的茶飲,著實令人惋惜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