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

由茶葉化學看半發酵茶品質(I)




  茶多酚是茶葉中最主要的化學成份,可分四大類:「黃烷醇類」、「黃酮類」、「花青素類」與「酚酸類」;其中以「黃烷醇類」(俗稱「兒茶素類」)佔茶多酚總量約70%~80%,是構成茶葉品質的主要物質,影響茶葉品質甚鉅。黃烷醇類所含物質「兒茶素(catechin, C)」、「沒食子兒茶素(Gallocatechin, GC)」、「兒茶素沒食子酸酯(Catechin gallate, CG)」、「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(Gallocatechin gallate, GCG)」及其幾何異構物Epicatechin(EC)Epigallocatechin(EGC)Epicatechin gallate(ECG)Epigallocatechine gallate(EGCG)較為被消費者知悉(此外尚有旋光異構物);其中「兒茶素」與「沒食子兒茶素」為「簡單兒茶素(游離型兒茶素、非酯型兒茶素)」,「兒茶素沒食子酸酯」與「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」為「複雜兒茶素(酯型兒茶素)」。(包含其異構物)


  茶的苦澀味是來自多酚類與口腔中蛋白質結合所產生的感覺,黃烷醇類所含的各種兒茶素所造成的滋味也不盡相同:游離型兒茶素收歛性較弱,較不苦澀且爽口;酯型兒茶素收歛性強,苦澀較強。就茶葉的生長季節來看,夏季因氣溫高,夏茶茶多酚總量與酯型兒茶素比例較春茶高,所以夏茶滋味較春茶苦澀;春茶因胺基酸含量較高,且多酚總量較低,因此較為甘醇鮮爽。



  兒茶素類的生理保健功效,包含抗肥胖、抗癌、抗氧化、抑菌等,這些功效帶動了市場喝茶的風氣,標榜含有大量兒茶素的飲料在市場上大行其道。消費者接收大量的廣告催眠,認為忍受茶多酚所帶來的苦澀感,就能換得健康的身體或輕盈的體態,於是使自己習慣於苦澀的茶,甚至在茶葉中添加大量的糖,來掩飾茶湯的苦澀。日本的醫學家「新谷弘實」於《不生病的生活》(病気にならない生き方)一書中寫道:「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(按:即茶多酚)會使蛋白質凝固,對胃黏膜產生不良影響,臨床上常發現長期喝茶的人出現胃黏膜變薄的萎縮性變化。」筆者在接觸茶葉的初期,便是因為不清楚其所以然,導致時常會有空腹感,甚至胃痛。


  如果以生理保健功效為喝茶目的,那麼消費者應該選擇夏茶,而非春茶;但市場上為何以春茶價格較高?並且海拔越高、價格越高昂?(高海拔因氣溫較低,多酚類物質總量較氣溫高的低海拔地區少。)顯然對買茶的人而言,苦澀的茶非其所望。在這一來一往之間,是否該重新思考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。



  從鮮葉的成熟度來看,茶芽與第一葉的酯型兒茶素含量高,隨著茶葉成熟度越高,酯型兒茶素逐漸減少;較為爽口不苦澀的非酯型兒茶素,則是隨著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。其他構成茶湯香氣與滋味的物質,如類胡蘿蔔素、醚浸出物β-胡蘿蔔素、醣類、果膠等,隨著茶葉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。在半發酵茶的製造環節中,採摘已形成「駐芽」、成熟的「對口」一心二葉為最佳原料;以之製成的茶,苦澀低、滋味甘醇且不傷胃。



  如今茶葉的採摘標準已不被重視,採摘成熟度過低的嫩葉,不僅酯型兒茶素含量高,形成怡人香氣與甘醇滋味的物質含量低,並且因嫩葉含水量高,萎凋作業不易進行,導致半發酵茶應該產生的發酵作用無法啟動;更加錯誤的觀念是:在茶園管理時,過量的使用氮肥,欲以增加茶芽中胺基酸的含量,來掩飾酯型兒茶素的苦澀。消費者是否清楚,硝酸態氮(無機氮肥)在人體中是致癌物,茶樹由根部吸收後,以維管束傳輸至葉部後,於新梢是否已轉化為胺基酸?消費者喝的茶,是抗癌或致癌?如今種種在傳統製茶工藝中不應該存在的現象,竟因誤傳,而廣為大眾所接納,實為消費者的不幸。台灣人對自己的半發酵茶製造技術引以為傲,卻不知已離經叛道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