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

2011春茶-強摘的果實不甜


住在北台灣,以往過了清明後氣溫就一路上升,今年春天的氣候異於往年顯得特別涼冷,不少茶商釋放出今年春茶品質會較好的說法,事實如何,讓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分析:



過去在氣溫與茶樹的生態關聯性一文中,簡單敘述了茶芽萌發的條件與成長所需的時間與氣溫的關聯。今年春季由於平均氣溫較低,因此各地茶區新芽萌動的時間點均往後推移。以三峽碧螺春而言,今年的春茶便延遲了兩周以上,因為成熟葉的光合作用時間增加,平均氣溫低,茶葉中胺基酸與醣類的累積更多,酚胺比下降,對綠茶的品質有一定的提升作用。在包種及烏龍茶區(部分發酵茶),同樣也因為低溫效應而有較好的鮮葉原料,但卻面臨到相當嚴重的問題,導致春茶整體品質不升反降。

在台灣除了名間機採茶區,其他茶區均仰賴人工採茶,加上中高海拔茶區幾乎只栽培青心烏龍單一品種,在氣溫的主導下,產地條件相似的地區春芽萌發與採收的時間重疊。加上春季產量為一年中最多的時節,在氣候不穩定(多雨)、採茶工數量不足的情況下,春季採摘成熟度往往不足。

今年由於春季平均氣溫較低,中低海拔茶區茶芽生長緩慢,但由於採茶工人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排定採茶時間,在茶芽成熟度比往年更低的情況下強摘嫩芽,導致產量減少且茶湯偏苦澀。(若不了解嫩採所帶來的問題,不妨參考台茶綠化的省思由茶葉化學看半發酵茶品質系列文)

今年的春茶品質會好嗎?難也。原因不在是否風調雨順,事實上老天已經給茶農一個比往年都更好的茶樹生長氣候條件。茶產業結構嚴重扭曲,仰賴大量勞力的採茶工作供需失衡,是導致茶葉品質不升反降的主因。「強摘的果實不甜」這句話正足以說明當今台灣的茶葉。「人工手採」的傳統在新的時代、不同的時空背景下,需要輔以面臨人力不足的替代方案-「機器採收」,改良的設備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去研發,對台灣的茶產業才是一個正面的發展助力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