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

怎麼喝茶?


日前一位讀者寫mail給我,希望我寫關於《泡茶》與《喝茶》的文章。「
泡茶」對我而言是「投葉量」、「水溫」、「水量」、「浸泡時間」和「容器的保溫特性」的函數組合,最終表現出的是茶湯「濃度」與「可溶物質種類與比例」,追根究底,還是建立在茶葉本質之上。所以我一直認為「泡茶」不是學問,學會選購一個高品質的茶,遠比學會怎麼泡茶來得重要。



至於怎麼喝茶,與其說有什麼學問在裡頭,其實說穿了,也和茶葉本質有關。比方來說,要因為喝白開水喝出病來,如果不是水質有問題,那麼發生機率應該相當低;如果是喝高粱酒,在短時間內喝過量,是會要人命的作法。當然,有些人可以在一個晚上喝掉一整瓶的烈酒而若無其事,但這畢竟是少數案例。瞭解我們喝的茶本質為何,依據自己的身體條件,進而才能決定該喝多少、該怎麼喝、該怎麼泡。

茶葉中所含有的多酚類物質與生物鹼(咖啡因),是目前被認為是茶湯中具有顯著生理反應的內含物質,因此怎麼喝茶,只要抓準這兩類內含物質的含量,大致上就可以怡然喝茶。

不發酵茶、部份發酵茶與全發酵茶的分類,主要是以茶葉中的兒茶素類物質氧化的比例作為區分,但是全發酵茶就一定比較溫和不傷胃嗎?答案是否定的!

市面上很多紅茶,在製造過程中因為技術的掌握不當,發酵不足者比比皆是,這樣的紅茶甜度過低、澀度過高,原因在於殘留的兒茶素含量過多,導致刺激性太強,不適合多飲。

半發酵茶類中,官方認定白毫烏龍是發酵度最高的產品,鐵觀音次之、而後依序為凍頂烏龍、高山烏龍、包種茶。這樣的分類從實務經驗看來有失偏頗,消費者則是霧裡看花,霧煞煞。該喝什麼樣的茶,絕非從這些文字上可找出端倪。

學會怎麼喝茶,首先要認清自己喝的是哪一種茶。喝綠茶,就不應該講究香高味濃,以清淡少量為原則;喝半發酵茶,對於菁味應該敬而遠之;喝紅茶,濃醇甜是基本原則。當今市場喜好高山烏龍茶,雖被歸類為半發酵茶,但發酵度著實太低。從茶葉化學的觀點來看,相同的原料,以當今高山茶製造方式加工,成品所含的可溶性兒茶素類物質比製作成綠茶還高,這不是癡人夢話,而是透過科學分析所得到的結果,也難怪很多人喝了茶胃就痛。

市場上的妖魔鬼怪賣家,誇大烘焙(特別是炭焙)對於茶葉品質的提昇。事實上,茶湯的刺激性決定於茶葉本質與製造工藝,焙火只是些微改善其品質,絕對不可能將糞土變為黃金。焙火除了改變茶葉的風味,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茶湯裡的咖啡因,頂多讓人喝了不會睡不著覺,但沒有發酵的兒茶素類物質殘留過多,很有可能還是會導致胃痛。

有些茶商,會將製作不良的毛茶,透過反覆的焙火與回潮(吸濕),促進氧化作用的進行,進而可以修飾茶湯苦澀的缺點,但是這樣的茶卻毫無香氣可言,索性就被掛上「老茶」的標籤來販賣,與其要喝這種茶,倒不如去喝四處都可買的普洱熟餅吧,便宜多了。

一部分的賣家,強調產地的優越性,認為高海拔產區的茶性溫和,關於這樣的說詞我無法全盤否認,但也無法苟同,因為製造工藝的掌握在這一類的說法被完全忽略,茶的事情,並不是這些人說得那麼簡單。

好友的爺爺,沒有喝白開水的習慣,長期以來喝茉莉香片,每天一定是兩大壺當水喝。老人家因為年紀大了,對於香氣與滋味的感受降低,於是越喝越濃,最終把胃喝出毛病來。朋友跑來問我該買什麼茶給爺爺喝,當下只能建議停止喝所有的茶類,因為不管製作得再好的茶也具有刺激性。對任何一個消化系統已經出問題的病人來說,不論再好的茶,在我看來都是一種負擔。

發覺自己喝了茶會覺得心悸、胃痛、脹氣等等現象時該怎麼辦?很簡單,停止喝茶。太多資訊告訴我們喝茶有抗癌、抗老、抗肥胖等等好處,導致一堆人忍痛喝到胃潰瘍或胃出血,是相當不智的「養生」哲學。

喝茶原本是件有益身心的享受,但如果識茶不清或飲茶不慎,很有可能未蒙其利而深受其害。什麼樣的茶湯具刺激性我想是因人而異的,如果茶湯久浸且放涼之後的苦澀感是你無法忍受的,或是喝了茶以後胃部有不適感,那這樣的茶可能就不適合大量或長期飲用。

喝茶很簡單,我想就與某家著名的製藥廠理念一樣,「先研究不傷身體」,那大抵上就對了。

更多選茶喝茶好知識,請見《烏龍茶的世界》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