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

由茶葉化學看半發酵茶品質(IV)




  在「由茶葉化學看半發酵茶品質(III)」文中,已經點出半發酵茶製作中「酶促氧化反應」的基本概念,本篇將接著說明「萎凋工序」在半發酵茶製造工序中所扮演的角色。( 半發酵茶製造工序 )「萎凋」在紅茶製造中也是重要的工序之一,與半發酵茶製作有一樣的目的:使鮮葉水分藉由氣孔(stomata)蒸散(transpitation),為後續的「靜置—攪拌工序」、「靜置發酵工序」奠定基礎。

  「氣孔」主要分佈於鮮葉葉背,由一對保衛細胞控制氣孔的開合。由植物生理學來看,藉由氣孔的打開,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葉片內進行光合作用,同時植物體內的水分也由氣孔蒸散,藉由這樣的熱交換,降低植物的自體溫度,維持細胞的正常作用。植物根部的水分也會因為氣孔水分散失,植物體維管束內的靜水壓力改變,而往上傳輸至莖葉中,溶解在土壤水溶液中的營養鹽也得以藉由水分的移動,輸送至葉部。

  植物水分的蒸散受到氣孔開合度與葉子周遭的微氣候條件影響:土壤水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與土壤溫度控制著根部吸收水分的能力(滲透壓);葉子周遭的微氣候與光照強度、氣溫、濕度、風速有關。當鮮葉尚未被採摘,在同一天的清晨、正午與黃昏時刻,含水量均不相同,因此不同時段所採摘的鮮葉,有不同的萎凋處理方式。為何自古以來半發酵茶的製作都以「午時菜」為最佳鮮葉採摘時段?為何在連日陰雨過後採茶製茶,品質會較差?從科學的觀點出發,都有根據,詳細成因日後會再討論。

  當鮮葉(茶農稱為「茶菜」)經由採摘離開樹體,缺少水分的供應源(根部),但葉體水分仍持續透過氣孔蒸散,使細胞便逐漸往死亡邁進,這過程稱作「萎凋(withering)」,此時日照強度、溫度、濕度、風速為影響茶菜水分蒸散的主要因素,茶農製茶的要訣也就在於掌握上述的自然環境因子,針對離體鮮葉本質的不同、製茶整體時程的長短、製茶工廠使用設備等,作不同的判斷與應變。

  隨著鮮葉水分的蒸散,細胞內酶的活性逐漸增強,尤其以「水解酶類」最為顯著。水解酶可以使原本分子較大的不可溶物質經由水解,轉化為分子較小的可溶物質,有助於茶湯滋味的形成;在不發酵的綠茶製造流程中,也會適度進行「攤晾」,目的近似萎凋工序,利於綠茶品質形成。於鮮葉水分蒸散的過程中,一部分原為結合態的芳香物質會轉化為游離態,尤其以沸點較低、具菁味的小分子香氣成份最先隨著水分揮發,同時在其他酶類的作用下,形成新的芳香物質;同樣的生化作用於紅茶萎凋過程中也可發現。適當成熟度鮮葉裡豐富的內含物質,能提供萎凋過程中部份酶促反應的底物來源,因此採摘適當成熟度的鮮葉的重要性,會在本文及其他文章中再三地、不厭其煩地告知讀者,原因在此。

  萎凋工序中最重要的理化機制,仍是水分的蒸散,這機制也為後續鮮葉內含物質的酶促反應做事前鋪陳。中國近代茶葉泰斗張天福曾於他的著作中寫道:「對整個工藝而言,它是開路先鋒,類似於一支曲子的第一個定音音符,雖然整支曲子的模式不是由於這個音符可以確定,但是,由它定下的調門,有著貫穿一曲終了的深遠的影響作用。」

  目前台灣茶因為「高山氣」的迷思,採摘成熟度不足的鮮葉,嫩葉含水量高且氣孔數量少,進而導致萎凋程度不足,難以引起適當的酶促氧化反應,故製作出的只能是茶湯顏色鮮綠、菁香四溢的「幾乎不發酵茶」。使用3公克的高山烏龍茶與三峽碧螺春分別至於瓷碗,注入約150cc的滾燙沸水浸泡約半小時,仔細比較兩碗茶湯的色、香、味與茶葉外觀,每個人都可以看出茶葉製作品質的好壞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