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

是台灣的大禹嶺?還是印尼、越南、泰國、中國的大禹嶺?-氣溫與茶樹的生態關聯性




撰文的今天是4/20號,msn傳來一個部落格連結,談到海拔2700公尺大禹嶺春茶(首次採摘)新上市,如上圖。

大梨山地區(紅香、翠峰、翠巒、華岡、梨山、大禹嶺)緯度相近的產區,截至昨日由產地傳來的消息,只採收到海拔大約1800公尺以下的茶園(品種為青心烏龍),海拔高度在此之上者,在合理的茶園管理之下,採收時間原則上隨著海拔高度增加而向後推移。中橫公路105.5公里處、海拔2600公尺、號稱全世界最高的茶園,每年春茶採收時間約在國曆五月底、冬茶約在國曆九月底,該賣家販售海拔2700公尺茶園的春茶,較正常情況提早了40天,合理嗎?以上是賣方解釋為何可以提早採收的說法,以下將由茶樹生態學的角度來探討這樣的可能性有多少。


"因為它是處女茶,是「首採」,它之前並沒有採摘過呢! 所以不會有因為摘了冬茶,而春茶新芽尚未發育完全的現象, 因此它並不受限於普遍大禹嶺茶區春茶的採摘時間。"
        

是這樣嗎?

當高山農業尚未興起,傳統市場裡四季蔬果種類分明:夏天有好吃的苦瓜、冬瓜、絲瓜、西瓜、鳳梨、香瓜;冬天有高麗菜、大白菜、茼蒿、柳橙、橘子、蘋果。為何夏天平地的高麗菜盡量少吃?因為氣候炎熱,不適合栽培。而腦筋動得快的商人便往此時氣溫較低的高山種植。為何冬天吃不到好吃的西瓜?無疑也是受到氣候的影響。

高山農業興起之後,低海拔農業區已遭受嚴重的衝擊,如今全球貿易興盛,農產品進出口業加速了台灣本土農業的衰退,讀者可知盤中飧究竟是飄洋渡海而來?還是本地農人辛勤耕種的收穫?
在崇尚有機飲食的風氣下,「在地化」其實是最基本的要求,只可惜商人無祖國,苦了默默耕耘的農人。(想要更瞭解台灣四季蔬果嗎?請參考《台灣蔬果生活曆》一書。)

農作物受到氣候影響甚鉅,舉例來說:作物在日均溫10時開始發育,該作物的「生理零點(physiological zero)」為10,表示日均溫高於10時作物可正常生長,自新梢萌動至成熟若需20天,此段時期的平均溫度為18,則該作物完成一輪生育的「有效積溫(effective tempture)」為20×1810)=160
同樣的作物若種植於海拔較高處(且緯度相同),
氣溫達到「生理零點」的時間較低海拔地區晚;且高山地區日夜溫差大,平均氣溫較低,所需的生長天數大於20天。因此,在同一緯度、不同高度種植相同品種,低海拔地區的「年有效積溫」較高海拔地區高,年採收次數亦較多。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生理零點,舉例來說,松柏嶺茶區的「四季春」全年四季生生不息,「青心烏龍」(晚生種)需待春天氣溫回升始得發育,因此茶農可藉栽種不同品種茶樹以調節產期,降低產期採茶人力缺乏的風險。

茶樹生長發育受氣溫、濕度、雨量、日照強度影響,在產量、品質與環境各方面應該追求一最佳化的對應曲線。氣溫過高或過低,對茶樹而言皆是生長「逆境(stress)」,無奈當今茶葉栽培無窮盡地往高海拔地區開墾,茶葉包裝上印著「高山地區晝夜溫差大,終年氣候涼冷」,卻絕口不提低溫對茶樹的生長逆境(如「霜害」),更不提高山農業對環境的危害有多少,國民所需負擔的社會成本有多少。

茶樹因樹齡與微棲地的氣候條件差異,且在施肥、灌溉等因素共同作用下,生育時間點略有差異,但絕不可能在相同緯度、相同海拔高度下,有脫軌的生長表現。台灣農業在政府的推波助瀾下,衰敗的衰敗,其餘則在商人的炒作下,走向病態的發展,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若不正視這些現象,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,還有這塊土地。

更多茶樹栽種正確知識,請見《烏龍茶的世界》

沒有留言: